北京师范大学公开课:学校公共关系管理(张东娇)

北京师范大学公开课:学校公共关系管理(张东娇)

  • 课程编号:3616
  • 课程共 47 集  分辨率:标清  
  • 课程格式:MP4  大小:2.04 G
  • 最近更新:2023年03月26日

北京师范大学慕课下载: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

类型:公开课

主讲人: 张东娇,女,1965年10月生,辽宁阜新人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。教授,博士生导师,教育学博士。教育管理学专业,学校管理方向。具体研究领域:校长领导力与胜任力;中小学管理诊断与改进;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等。
1988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。1991年获得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。2001年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。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。 1991年大连幼儿师范学校教师。1998年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教师,副教授。2001-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人员。2003年至今,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,博士生导师,教育管理学专业,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改进方向。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称号。《教育学报》副主编,《中小学管理》编委。 在教育科学出版社、高等教育出版社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十余部:《建设价值驱动型学校》《学校文化管理》《教育沟通论》《教育管理学》《学校管理学》《研讨式评建:学校文化建设北京经验》等等。在《教育研究》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》《清华教育研究》等教育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。《最后的图腾:中国高中教育价值取向与学校特色研究》《学校公共关系管理》等多部专著获奖。主持学校改进模式与策略的国际比较研究、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、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践研究等大型项目数十项,提交相关报告数十篇,涉及学校数百所,专家团队二百余人。创建学校文化驱动模型,走政府、大学和学校合作之路,为学校循正改进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。
主要贡献:
在《教育研究》、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》、《比较教育研究》、《教育研究与实验》等教育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。
代表性论文:
学校教育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性策略(教育研究2003.5)、基于胜任特征的校长遴选与培训体系(教育研究2007.1)、论校长学术身份的失重与重构(北京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2004.5)、中国与西方国家中小学校长职位权力的比较分析——兼论“校长负责制”与“校长管理制度”(比较教育研究2005.7)等。
发表论文:
1. 西方国家学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·外国中小学教育·1991.2。
2. 潜在课程的设计与个体社会化·教育研究·1991.8。
3. 匈牙利的教育变革·外国中小学教育·1992.2。
4. 关于幼师教育理论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·学前教育研究·1992.5。
5. 儿童文化与预期社会化·教育科学·1992.2。
6. 关于课堂教学境界艺术化的探讨·教育科学·1994.3。
7. 关于课堂教学境界艺术化的探讨·教育科学·1994.3。
8. 关于九一届毕业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评价的调查报告·辽宁中师·1994.4。
9. 说课——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切入点·上海教育科研·1995.5。
10. 试论幼儿文化建设·辽宁中师·1995.2。
11. 试论幼儿教师的职业性格及其培养·学前教育研究·1995.4。
12. 试论学校教育中的节奏管理·教育科学·1996.1。
13. 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现代误区·上海教育科研·1996.3。
14. 从研究篇名入手·语文学习·1996.3。
15. 思路教案——语文教学备课的新思考·上海教育科研·1996.5。
16. 新精神、新方法:三段式语文教学法·教育科学·1996.4。
17. 设问在语文思路教学中的运用·教育科学·1998.1。
18. 教育机构群与教育主体和客体·辽宁师范大学学报(社科版)·1998.3。
19. 关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思考·心理与教育·1998.3。
20. 试论影响教育超前发展的主客观因素·教育理论与实践·1998.6。
21.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·高等教育研究·1998.6。
22. 试论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·教育科学·1999.4。
23. 闲暇教育与大学素养·辽宁高等教育研究·1999.6。
24. 超越生存:素质教育是一种服务性教育·辽宁师范大学学报(社科版)·1999.5。
25. 教育混沌现象与传播机制解析·教育科学·2000.1。
26. 论学校精神·教育评论·2000.1。
27. 论大学在教育产业化中的定位·北京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·2000.1。
28. 家教误区与纠偏策略·学前教育研究·2000.6。
29. 普遍道德教育与德性混沌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·2000.6。
30. 试论师范院校培养学生师德的基本模式及其变式·教育科学·2001.1。
31. 教育:化理论为德性·西南师范大学学报·2001.3。
32. 论家长的教育资格与儿童的健康成长,学前教育研究2001.5。
33. 简论沟通及其教育价值·教育科学·2002.1。
34. 成长取向的教育目的观·河南社会科学·2002.2。
35. 论教育沟通及其过程特性·学科教育·2002.3。
36. 美国学校质量评估制度的审视与启示·比较教育研究·2002.3。
37. 中美民办教育质量认证会议记·中国教育报·2002.10.23。
38. 论教育与沟通的传统联系·教育科学·2003.1。
39. 中美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使用制度的比较研究·比较教育研究·2003.2。
40. 论创新教育的许可性,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.2。
41. 读《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感》,中国教师报2003年6月23日。
42. 论教育沟通发生的动机和动力,辽宁师大学报2003年4期。
43. 教育传递模型特性与成因,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6期。
44. 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使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,当代教育论坛2003.5。
45. 学校教育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性策略,教育研究2003.5。
46. 美国教育标准实施中的几个问题,比较教育研究2003.10。
47. 课程建设.权力介入.人文精神:缘于价值和事实两个维度的讨论,西南师大学报2003.5。
48. 高考图腾与学校特色发展,教育科学,2004.1。
49. 两种主要价值取向下中国高中教育双重性格的分析,教育理论与实践,2004.6。
50. 认知革命、文化传承方式与教育模型,当代教育论坛,2004.10。
51. 论校长学术身份的失重与重构,北京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2004.5,新华文摘篇目辑览。
52. 论教育的悲剧精神,教育研究与实验,2004.4。
53. 我国中小学公共关系急需加强,中小学管理2004.11。
54. 问题-机遇的类别与管理,教育策划,2005.1。
55. 变革中的导师制度及其个体命运,教育科学2005.2。
56. 高考取向下教师角色正当性的审视,教育学报2005.2。
57. 瑞士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,外国教育研究2005.4。
58. 中国与西方国家中小学校长职位权力的比较分析——兼论“校长负责制”与“校长管理制度”,比较教育研究,2005.7。
59.学生本位的沟通情境与教师语言的适当性,教育科学研究,2005.7。
60. 论现代师生关系中的师道尊严与民主、平等,当代教育论坛2005.8。
61. 学校公共关系类型与分类管理策略,教育策划2005.4。
62. 学校形象的定位设计与差异化管理,教育策划2005.5。
63. 论学校公共关系管理模式与策略,上海教育科研2005.9。
64. 从”喀科运”到”定县实验”——中印两个教育个案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阐释,比较教育研究2006.1。
65. 英美中小学校长胜任特征模型对中国校长管理制度的启示,比较教育研究2006.4。
66. 学校形象评价的指标,教育科学2006.1。
教育著作:
1. 教育沟通论·山西教育出版社·2003。
2.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·副主编·高等教育出版社·2002.12。
3. 最后的图腾:中国高中教育价值取向与学校特色发展研究,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.8。
4.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:公众、事务与形象,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.12。
主持课题:
1. 关于师范生师德形成的规律与基本途径研究,教育部师范司重点课题“面向21世纪中高等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内容、途径、方法研究”之子课题,负责人。已结题。
2.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研究,辽宁省教育厅十五规划课题,主持人。已结题。
3. 闲暇教育与素质教育在大学的接轨与定位,辽宁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,主持人。已结题。
4.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:新学校观与创新教育体系—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校发展研究。2002-2004年。项目批号为02JA880008。结题中。
5.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:高中教育价值取向与学校特色建设问题的研究,2003-2005。已结题。
6. 中美研究中心:有效学校研究子课题:校长领导与学校发展2004-2009年。
7.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:北京中小学公共关系管理实况调查研究,2004-2006年。结题中。
8. 北京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:北京市后发展学校管理诊断与评价——虎城中学学校发展个案研究。2006-2009年。
荣誉与奖励:
1. 第三届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(1996·5)。
2. 第四届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三等奖(1997·4)。
3. 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二等奖(1996·7)。
4. 辽宁省教育学会师范教育研究会论文一等奖(1995·10)。
5. 大连市教育学会师范教育研究会第四届年会论文一等奖(1994·10)。
6. 辽宁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(1994·6)。
7. 大连市教育学会“刘行杯”优秀成果二等奖(2000·1)。
8. 辽宁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(2000·10)。
9. 2002年-2003年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:最后的图腾——高考制度与高中文化的新历史主义分析。
10. 教育沟通论,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2003.6。
11. 教育沟通论,中国第三届教育图书二等奖2003.9。
12. 最后的图腾,北京市第四届社会科学奖.2006.7。

学院介绍:北京师范大学(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)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、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,位列国家“双一流”、“985工程”、“211工程”,国家“七五”、“八五”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;为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、京港大学联盟、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成员;入选“珠峰计划”、“强基计划”、“2011计划”、“111计划”、“国培计划”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、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、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、亚洲校园。
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,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,独立设校,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。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,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。1931年、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、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。1959年,被中央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。2002年,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。2017年,学校进入国家“世界一流大学”建设A类名单。 2018年,成为首批可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的20所高校之一。

课程介绍:本课程为北京师范大学张东娇教授主讲的《学校公共关系管理》。

分享到 :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